<
    显德年间。

    柴荣也见过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,还夸过几次,现如今得知他死了还有点可惜,也没有冷嘲热讽。

    赵匡胤愣在那,他的儿子死了?!

    宋朝。

    赵德昭突然得知自己的死讯,他无措地看向叔叔赵匡美又看向父皇赵匡胤,“父皇、皇叔。”

    赵匡胤即便早就知道,现在也不禁红了眼眶,“你这龟儿子,证明清白自尽做什么?!”

    气的他直捶赵德昭的后背,赵德昭被捶的踉跄几步,咳嗦几声,他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没事。

    一旁的赵德芳也抓着赵德昭的胳膊,“哥哥!”

    赵匡美恶狠狠磨牙,又冲过去揍赵炅,不管了,肯定是他的错!

    赵炅又被打的哭声震天。

    太平兴国年间。

    赵德昭已经死了,赵炅眼神慌乱,嘴硬,“他自己想死,关我何事?”

    对,就是赵德昭自己想死!

    突然,门口传来骚乱,是赵匡美在外面破口大骂,“赵炅,逼死侄子,你枉为人!”

    朱元璋,“赵炅就是小人行径。”

    自己不行就怪别人、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。

    康熙心想,果然龙生龙、凤生凤,赵匡胤一脉的子孙都不错,而赵炅一脉,啧。

    第101章 弱国无外交

    101

    【高粱河之战对于宋朝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场战争,它结束了宋朝统一的步伐,对以后宋朝和辽国的战争也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。】

    【辽国正是气盛之时,明眼人都知道要避其锋芒、等国家强盛之后再攻打辽国,但偏偏赵炅没有这么做,还想再度北伐,不顾文臣的反对,或许他是要证明自己比赵匡胤强吧,但是真的比不了,越比越小丑!】

    【公元986年三月,第二次北伐开始,史称雍熙北伐,起初进行的很顺利,很快占领山后的寰、朔、应、云四州、随后又攻占蔚州,但是在接下来夺取涿州之后,辽军的增援部队赶来,宋将曹彬只能从涿州撤退[1]。】

    【赵炅本就对曹彬进军太快不满,在知道他撤退之后又痛斥他,命令曹彬不要再进军,只是曹彬能听、但曹彬的部下不听,得知其他两路军队屡战屡胜之后,曹彬的部下坐不住了,纷纷请求出战,曹彬约束不住只能听从他们的意见。】

    【从这大家就能看出来了吧?宋朝的军队此时显然已经人心不齐、军纪不严,这样的军队能打的了胜仗吗?肯定是不能。】

    嬴政仿佛已经看到了宋朝的未来,被周边的国家压着打,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尊严可言?

    扶苏皱眉,军心不齐,何谈胜利?

    刘彻也紧紧蹙眉,怕是宋朝日后要给辽国进贡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摇头,是曹彬的错吗?是也不是,最大的问题还出在赵炅的身上,如果他不急于求成,而是利用这个时间整顿军纪,日后还有可能与辽国一战。

    现在来看,全无可能。

    显德年间。

    柴荣也很生气,虽然宋朝不是他建立的,但是军队现如今都是他的军队,赵炅这么霍霍他的人,他怎么能不生气?

    “把赵炅给我绑过来!”

    赵匡胤在一旁绷着脸,他心中也很愤怒,已经战败一次,为什么还要打,就不能养精蓄锐吗?

    宋朝

    赵炅大喊,“天幕胡说!”

    一定是天幕偏向赵匡胤,一定是这样。

    明明此时的军队各方面都可以,屡战屡胜,怎么到他的时候就会战败,他不信!

    赵匡胤冷眼看他发疯,想到自己看到过的史书,倍感无力,这是他建立的宋朝,却被赵炅和他的后代霍霍成那个样子,他怎能不愤怒?

    太平兴国年间。

    赵炅对于天幕提醒他之后对辽战争失败并没有感激之心,反而更加愤懑,天幕凭什么说他小丑?还说他比不上赵匡胤?

    难不成赵匡胤当皇帝就能打的过辽国了吗?

    宫中的其他人都跪在地上,不敢大声出气,生怕被生气的赵炅注意到。

    殿外的赵匡美哈哈大笑,“这就是赵炅你逼死侄子的报应!”

    朱元璋摇头,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打胜仗,不惨败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康熙也是这么想的,军令如山、不听军令的军队就如同一盘散沙。

    【曹彬军队只带五十天粮草去与其他军队汇合、抵达涿州的时候发现粮草不够,于是退兵,在退兵之时遭遇了辽军主力,惨败而归,其他两路也只能撤军。】

    【西路撤军时,杨业想到万全之策但被潘美和王侁等人反对污蔑,只能冒险迎敌,杨业因为没有援兵最终被俘,绝食而死[2]。没错,就是耳熟能详的杨家将,其子杨延玉也战死。】

    【这个时候的宋朝就已经有了小人当道的趋势,俗话说:三岁看老,在这个时候就能看到宋朝的未来必定极其灰暗。】

    宋朝的百姓红着眼睛,满眼绝望,天幕说的可真对啊,他们的未来真的是一眼望到头了。

    有这样的君主,他们宋朝真的还能有未来吗?

    【雍熙北伐以失败结束,赵炅还不想放弃北伐,企图再次进攻辽军,但是辽军先对宋朝发起进攻,公元986年十二月在瀛洲大破宋军、导致数万人被杀,贺令图、杨重进等人被俘[3]。】

    【这下赵炅老实了,但宋朝对辽国也注定要落入下风,被迫变成防守的一方,为日后进贡辽国埋下伏笔。】